•
市场风险情绪的升高来自于两方因素,一是美国4月零售销售好于预期,二是中国相关的消息提振了市场信心,如上海的复工复商,以及中央再度释放利好于平台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强烈信号(中概股全线飘红)。
但仅凭这些显然难以彻底扭转目前市场的弱势格局和脆弱的信心。数据具有欺骗性,零售销售的增长更多反映出的是物价飙升而不是消费水平和意愿。这也是为什么鲍威尔昨天再次强调将尽一切可能压制通胀的原因。“快速加息导致经济衰退”的这种假设始终是悬在投资者头上的利剑。而中国在利好政策真正落地之前或许还将经历疫情反复的考验,这个对全球经济都将带来冲击。
美国银行的一份对基金经理的调查显示,目前基金持有的现金比例达到了自911以来的最高水平,显示出对于目前市场环境缺乏信心和把握。当然,如果极端的比率能够反转,自然会对股市形成利好支撑,只是我们暂时还需要耐心等待。
美元指数在三连跌之后传递出一些短线调整的信号。
此前美元的投机性头寸处于十几年以来的高位附近,技术指标也进入超买区域,拥挤的仓位有调整的需要。如果美股能在目前位置企稳(标普逐步回到4200或以上),对冲风险的美元多头头寸将进一步遭到解除。
有意思的是,今年前5个月美元指数的走势和2000年非常相似,当年指数在前5个月上涨11.7%之后经历了一段显著的回调。
美元指数 2000 年(白) vs 2022年(蓝)
如果美元出现阶段性调整,意味着非美货币将有望迎来转机。
德国和美国10年期实际利率的利差最近快速走扩,再加上欧洲央行频频释放下半年加息的信号,这些都可能促成欧元的短线反弹(长期依旧悲观),在守住1.0340的基础上将试图回到1.0800水平。
美/日从技术形态上来看可能出会出现横盘后震荡下行的走势。商品货币除了会受到各自国内加息的影响之外,还与商品(能源)价格以及中国的经济恢复进度紧密相关。
做好交易准备了吗?
只需少量入金便可随时开始交易,简单的开户流程,几分钟之内即可申请。
相关文章
中国延续“双速增长”:看中美、看内需
尽管中美谈判取得进展,且中国当局半月前刚推出一揽子宽松政策,但决策层仍选择本月内第二度出手稳增长。4月经常性数据折射出怎样的经济增长结构?密集宽松过后,市场又该关注哪些潜在风向?
中美关税大降,博弈远未结束
在经历了数周的博弈与混乱后,中美双方终于暂时握手言和。5月12日,中美联合发布公告,宣布撤销此前“解放日”后宣布的所有新增关税与非关税措施,统一适用10%的税率,并暂缓实施剩余24%的关税政策(包括美国对华的 20% 芬太尼关税),为期90天,其余加征计划则全面取消。
台币暴涨:关税示好与美元重估
5月新台币意外大涨,两天飙升近8%,创1988年以来新高,带动亚洲货币联动升值。背后隐藏哪些政策信号?又将如何影响全球贸易与资产配置?
美国经济全景图:关键指标与洞察渠道
作为全球经济的风向标,美国经济的动态与展望时刻牵动着市场的神经。从华尔街的交易大厅到普通美国家庭的餐桌,从跨国企业的战略布局到新兴创业公司的生存空间,经济状况的微妙变化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纳指暴涨12.5%:不要过于乐观
在经历了大幅抛售后,纳指迎来了十多年来最大单日涨幅。虽然美国关税政策的消息推动了反弹,但全球经济担忧和贸易紧张局势依然存在。本文将深入分析市场近期走势背后的因素,以及未来可能的走势。
日经指数反弹:短期修复而非趋势反转
自3月末大幅下挫后,日经指数周一出现反弹。尽管短期回升略微缓解市场情绪,但美国加税、全球经济放缓及日本经济脆弱性,仍令投资者忧虑。面对这些不确定因素,市场未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