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刷新纪录低位后,美国经济谘商会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创下了15个月新低,且对未来12个月的通胀预期来到了8%,为1987年以来最高水平。
今晚将公布的第一季度GDP终值预计-1.5%不变。而亚特兰大联储的模型显示,第二季度成长率为0.3%。离”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的衰退定义仅一步之遥。而长时间高通胀所形成的破坏力会在下半年的经济数据中逐渐显现出来。
同样需要时间来做出反应的是企业的盈利状况。在美股跌入熊市的这段期间,标普500的EPS预测并没有出现任何的下降迹象,这也意味着股市估值的下滑所反应的基本上是利率升高的影响,尚没有体现出衰退的因素。换句话说,7月中旬开始的财报季,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的盈利预测下修,而届时美股恐怕还会引发一波抛售,从而让股指下探更低的底部区域。哪里才是真正的底?或许可以参考下图2002年的走势图。
纳斯达克 2002年(紫) vs 2022年(黄) 来源:Refinitiv
原油价格居高不下同样会令股市承压。如果要追根溯源,油价应该是催生此轮通胀并酝酿衰退的真正原因。但目前的油价还是相当坚挺,WTI和布伦特分别在113和115美元上方。
最近G7又在思考对俄罗斯原油实施新的制裁,如限定价格上限。而事实证明,每一轮的制裁之后油价总能找到上涨的理由(俄罗斯总能找到规避的方法),而施加制裁的国家只能默默扛下了所有。此外沙特等产油国也表示产能已经接近极限,供应吃紧的情况还在延续。看上去油市的供需关系还没有达到零界点,这也意味股市存在进一步下跌的空间。
如果市场情绪一再遭到打压,避险美元自然会获得更多的青睐,预计将在完成调整后再次测试6月中旬的高点105.52。欧元的反弹之路在50天均线附近再度折戟。尽管拉加德昨天重申了加息的路径但明显不及市场预期。今天可以关注欧洲央行论坛上各位央行行长们的讲话。
做好交易准备了吗?
只需少量入金便可随时开始交易,简单的开户流程,几分钟之内即可申请。
中国延续“双速增长”:看中美、看内需
尽管中美谈判取得进展,且中国当局半月前刚推出一揽子宽松政策,但决策层仍选择本月内第二度出手稳增长。4月经常性数据折射出怎样的经济增长结构?密集宽松过后,市场又该关注哪些潜在风向?
中美关税大降,博弈远未结束
在经历了数周的博弈与混乱后,中美双方终于暂时握手言和。5月12日,中美联合发布公告,宣布撤销此前“解放日”后宣布的所有新增关税与非关税措施,统一适用10%的税率,并暂缓实施剩余24%的关税政策(包括美国对华的 20% 芬太尼关税),为期90天,其余加征计划则全面取消。
台币暴涨:关税示好与美元重估
5月新台币意外大涨,两天飙升近8%,创1988年以来新高,带动亚洲货币联动升值。背后隐藏哪些政策信号?又将如何影响全球贸易与资产配置?
美国经济全景图:关键指标与洞察渠道
作为全球经济的风向标,美国经济的动态与展望时刻牵动着市场的神经。从华尔街的交易大厅到普通美国家庭的餐桌,从跨国企业的战略布局到新兴创业公司的生存空间,经济状况的微妙变化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纳指暴涨12.5%:不要过于乐观
在经历了大幅抛售后,纳指迎来了十多年来最大单日涨幅。虽然美国关税政策的消息推动了反弹,但全球经济担忧和贸易紧张局势依然存在。本文将深入分析市场近期走势背后的因素,以及未来可能的走势。
日经指数反弹:短期修复而非趋势反转
自3月末大幅下挫后,日经指数周一出现反弹。尽管短期回升略微缓解市场情绪,但美国加税、全球经济放缓及日本经济脆弱性,仍令投资者忧虑。面对这些不确定因素,市场未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