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5月FOMC会议以来,美联储的利率政策一直处于“自动驾驶”模式,即“考虑在未来的几次会议上分别加息50个基点”,甚至还一度出现了“9月暂停加息”的呼吁。并不激进的预期以及提前的路径规划让市场有了喘息的空间。
但是,热火的通胀数据将一切都推倒重来。
美国5月CPI意外攀升至8.6%刷新40年新高,同比增长8.6%的PPI距11.5%的记录高位并不远。虽然说消费支出还过的去,但美国民众的储蓄率已经降至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钱包正在被掏空!
更可怕的是,暂时还看不到“通胀见顶”的迹象,而衰退、滞涨等名词越来越多的被提及。金融时报的一项调查显示,70%的受访经济学家预期美国将在2023年陷入衰退。本周美国2年/10年期的收益率曲线再次接近倒挂。
现在压力来到了美联储这边。
本次加息75bp的概率已经接近100%,如果成真将是1994年以来最大的一次。不仅如此,利率市场还显示在7月和9月将继续有75bp和50bp的加息幅度。
此次会议除了调整利率之外,还将公布最新的经济展望和点阵图。下调经济成长并上调通胀预期没有任何悬念。点阵图中,2022年末的利率预计将从此前的1.9%大幅上调至接近3%。
此外,鲍威尔的新闻发布会将更直观的体现出美联储对目前通胀的态度以及其鹰派程度,预计将会给市场带来较大的波动。
市场反应
由于目前处于政策会议前的静默期,因此美联储无法对通胀数据公布后市场的猜测和恐慌给出官方回应,引发了近几日股债汇市的惨烈抛售(除了美元)。
标普500(US500)
如果我们如期看到75bp加息和鹰派基调,美元指数或将继续上扬,美股恐将跌向更深的熊市区间。
而一旦预期落空“仅”有50bp加息,短线会打压美元走势并提振美股信心,欧元和黄金的反弹以及美/日从20多年来高点的回落也值得期待。
当然,利率决议后的“膝跳反射”并不会完全颠覆资产价格的长期趋势。美联储的大幅加息才刚上路,有没有可能“在不引发经济衰退的前提下压低通胀”仍是一个巨大的问号。这种未知所带来的市场波动还将延续,美股、黄金和非美货币的苦日子还远没有结束。
做好交易准备了吗?
只需少量入金便可随时开始交易,简单的开户流程,几分钟之内即可申请。
中国延续“双速增长”:看中美、看内需
尽管中美谈判取得进展,且中国当局半月前刚推出一揽子宽松政策,但决策层仍选择本月内第二度出手稳增长。4月经常性数据折射出怎样的经济增长结构?密集宽松过后,市场又该关注哪些潜在风向?
中美关税大降,博弈远未结束
在经历了数周的博弈与混乱后,中美双方终于暂时握手言和。5月12日,中美联合发布公告,宣布撤销此前“解放日”后宣布的所有新增关税与非关税措施,统一适用10%的税率,并暂缓实施剩余24%的关税政策(包括美国对华的 20% 芬太尼关税),为期90天,其余加征计划则全面取消。
台币暴涨:关税示好与美元重估
5月新台币意外大涨,两天飙升近8%,创1988年以来新高,带动亚洲货币联动升值。背后隐藏哪些政策信号?又将如何影响全球贸易与资产配置?
美国经济全景图:关键指标与洞察渠道
作为全球经济的风向标,美国经济的动态与展望时刻牵动着市场的神经。从华尔街的交易大厅到普通美国家庭的餐桌,从跨国企业的战略布局到新兴创业公司的生存空间,经济状况的微妙变化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纳指暴涨12.5%:不要过于乐观
在经历了大幅抛售后,纳指迎来了十多年来最大单日涨幅。虽然美国关税政策的消息推动了反弹,但全球经济担忧和贸易紧张局势依然存在。本文将深入分析市场近期走势背后的因素,以及未来可能的走势。
日经指数反弹:短期修复而非趋势反转
自3月末大幅下挫后,日经指数周一出现反弹。尽管短期回升略微缓解市场情绪,但美国加税、全球经济放缓及日本经济脆弱性,仍令投资者忧虑。面对这些不确定因素,市场未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