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股指周二的涨幅均在2%以上,所有板块飘红,其中能源股和科技股领涨。在上周五期权到期之后,交易商用来进行对冲的空头头寸有所解除。
但是,如果认为反弹就此一触即发,那也过于乐观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衡量。
首先是经济前景。通胀和加息压力之下,“经济衰退”的话题近来被炒作的沸沸扬扬。然而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各种先行指标都亮起了红灯。比如在企业端,订单数量减少,加速去库存,裁员力度加大、CFO调查对未来表达悲观预期。在消费者层面,信心降至历史新低、储蓄率和物价的相反走势将对消费形成进一步压制。房地产市场中,贷款申请、新屋开工和成屋销售等数据连续数月下滑。就连美联储自己的模型都预测有30%左右的概率遭遇经济衰退。
在不景气的宏观环境下,股市估值目前仍然偏高,或许还没有完全计价衰退的因素。历次衰退周期中,标普500的EPS下降幅度的中位数为15%,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的盈利预期恐怕还将遭遇下修。
同样以史为鉴,1946年以来,标普500遭遇的所有熊市的平均跌幅为32%左右,峰值到谷底耗时300多天。而现在较峰值只过了100多天且仅下跌了21%。如果股市的熊市和经济衰退周期相重叠,则将需要更长时间来走出底部,在这期间的熊市反弹并不意外。比如下图显示,在00-02年和07-09年的熊市中,就多次出现10%—20%的反弹力度。
如果从更近的周期来做比较,在5月加息50个基点之后,标普500一度出现了近9%的下挫,而在本次75个基点加息之后却相对比较平静。或许已经是提前计价了,但考虑到未来还有更多75bp的加息可能,我们依然需要保持谨慎。近期金融状况收紧,高收益率债券的信用利差持续走阔,也令人担忧股市反弹的持久力。
今明两天需要关注鲍威尔在国会听证会的情况,他的一言一行都足以影响市场情绪。若继续坚定的“无条件”抗击通胀,短期的乐观情绪可能很快就烟消云散。
做好交易准备了吗?
只需少量入金便可随时开始交易,简单的开户流程,几分钟之内即可申请。
中国延续“双速增长”:看中美、看内需
尽管中美谈判取得进展,且中国当局半月前刚推出一揽子宽松政策,但决策层仍选择本月内第二度出手稳增长。4月经常性数据折射出怎样的经济增长结构?密集宽松过后,市场又该关注哪些潜在风向?
中美关税大降,博弈远未结束
在经历了数周的博弈与混乱后,中美双方终于暂时握手言和。5月12日,中美联合发布公告,宣布撤销此前“解放日”后宣布的所有新增关税与非关税措施,统一适用10%的税率,并暂缓实施剩余24%的关税政策(包括美国对华的 20% 芬太尼关税),为期90天,其余加征计划则全面取消。
台币暴涨:关税示好与美元重估
5月新台币意外大涨,两天飙升近8%,创1988年以来新高,带动亚洲货币联动升值。背后隐藏哪些政策信号?又将如何影响全球贸易与资产配置?
美国经济全景图:关键指标与洞察渠道
作为全球经济的风向标,美国经济的动态与展望时刻牵动着市场的神经。从华尔街的交易大厅到普通美国家庭的餐桌,从跨国企业的战略布局到新兴创业公司的生存空间,经济状况的微妙变化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纳指暴涨12.5%:不要过于乐观
在经历了大幅抛售后,纳指迎来了十多年来最大单日涨幅。虽然美国关税政策的消息推动了反弹,但全球经济担忧和贸易紧张局势依然存在。本文将深入分析市场近期走势背后的因素,以及未来可能的走势。
日经指数反弹:短期修复而非趋势反转
自3月末大幅下挫后,日经指数周一出现反弹。尽管短期回升略微缓解市场情绪,但美国加税、全球经济放缓及日本经济脆弱性,仍令投资者忧虑。面对这些不确定因素,市场未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