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劳工部在上周五公布了温和的非农就业数据。美国 7 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了 18.7 万人,低于市场一致预期的 20 万人。 6月非农也被下修至18.5万,创下2020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总体而言,劳动力市场继续降温,以至于潜在的通胀压力正在缓解,但还不至于让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CME集团的美联储观察工具,市场仍定价美联储在年底前在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30%。就算九月或者十二月在进行一次加息,但市场很可能已经在思考什么时候可能降息呢?一旦这样的市场预期逐步变浓,美元指数的反弹势头可能就此终止。
历史数据能告诉我们什么
下图是网上关于美联储最后一次加息到降息开始的间隔时间。如果从1970年开始计算的话,一旦利率达到顶峰,美联储平均只会将利率维持在该水平 5.5 个月,然后就会再次降低利率。如果考虑1957年以来数据的话平均水平是三个月。
上一轮(2019年)加息-降息周期当中间隔了6个月,按此推算的话美联储有几率在明年开始降息。假如基于技术分析的信条“价格走势反映了一切信息”,今年第四季度开始美元头上的乌云就会逐步浓厚。
美联储官员开始放风
部分美联储的决策人士近期发表讲话,基本都暗示了2024年不会加息,但是对于利率维稳还是下降则分歧大。
在任期间可一直享有FOMC投票权的纽约地区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表示,对于是否需要进一步加息以实现通胀目标,他认为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不排除根据经济数据在2024年初降息的可能性。
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古尔斯比称应该开始考虑将利率维持多久。亚特兰大联储主席认为进入2024年美联储应维持货币政策在限制性区域。
与此同时,全球宽松政策似乎正在试探性地进行。巴西央行是 2021 年初率先加息的央行之一,在暂停12个月后开始降息。
上周的澳联储也出人意料地连续两次暂停加息。同时弱于预期的德国工业生产数据提醒人们欧元区经济面临的阻力以及欧洲央行利率可能已经见顶的可能性。
一旦开始转变为降息周期,那么主要发达国家央行将进入比惨环节。谁的经济更差,谁降息更快,谁的货币就更有压力。
当前美元指数四小时图呈现了两个走势形态。既可以看成回踩2月份至今的对称三角形下沿,也可以看作短期靠近上涨小通道的底部。在本周有三个美联储票委齐发声的背景之下,应当留意跌破通道的可能性。
做好交易准备了吗?
只需少量入金便可随时开始交易,简单的开户流程,几分钟之内即可申请。
中国延续“双速增长”:看中美、看内需
尽管中美谈判取得进展,且中国当局半月前刚推出一揽子宽松政策,但决策层仍选择本月内第二度出手稳增长。4月经常性数据折射出怎样的经济增长结构?密集宽松过后,市场又该关注哪些潜在风向?
中美关税大降,博弈远未结束
在经历了数周的博弈与混乱后,中美双方终于暂时握手言和。5月12日,中美联合发布公告,宣布撤销此前“解放日”后宣布的所有新增关税与非关税措施,统一适用10%的税率,并暂缓实施剩余24%的关税政策(包括美国对华的 20% 芬太尼关税),为期90天,其余加征计划则全面取消。
台币暴涨:关税示好与美元重估
5月新台币意外大涨,两天飙升近8%,创1988年以来新高,带动亚洲货币联动升值。背后隐藏哪些政策信号?又将如何影响全球贸易与资产配置?
美国经济全景图:关键指标与洞察渠道
作为全球经济的风向标,美国经济的动态与展望时刻牵动着市场的神经。从华尔街的交易大厅到普通美国家庭的餐桌,从跨国企业的战略布局到新兴创业公司的生存空间,经济状况的微妙变化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纳指暴涨12.5%:不要过于乐观
在经历了大幅抛售后,纳指迎来了十多年来最大单日涨幅。虽然美国关税政策的消息推动了反弹,但全球经济担忧和贸易紧张局势依然存在。本文将深入分析市场近期走势背后的因素,以及未来可能的走势。
日经指数反弹:短期修复而非趋势反转
自3月末大幅下挫后,日经指数周一出现反弹。尽管短期回升略微缓解市场情绪,但美国加税、全球经济放缓及日本经济脆弱性,仍令投资者忧虑。面对这些不确定因素,市场未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