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黄金短暂回调后重新启动上行动能,突破上周三盘中高点$3,707,再创历史新高。市场对年内还将降息两次的鸽派预期是推动金价上扬的核心逻辑,而央行持续购金也为价格提供了坚实支撑。尽管中美高层通话带来短期情绪缓和,但美国短期预算僵局与地缘政治发展仍为黄金保留了避险溢价。
本周一系列美联储官员讲话,以及周五发布的美国核心 PCE数据,可能为黄金带来短期波动。
技术面观察 :逢低买入依然是主流策略
从 XAUUSD 日线来看,金价上周一度突破 $3,700 这一重要心理关口,随后进入高位震荡格局。上周初的稳步上攻被周中空头突袭所抵消,周三至周四出现了全盘回吐。但回撤幅度并未延续,最低止步于 $3,630 附近。随后多头自低位回补,并于今天重新站上$3,700,盘中不断向上试探新高。

技术上可以观察到两点:一是此前突破未能持续主要受到消息面节奏与短线套利(获利了结、期权避险)共同影响;二是在当前资金面与政策预期下,回撤往往更被视为入场良机而非趋势逆转信号,也就是说,市场倾向于“回调买入”。
目前,$3,700 是短线关键水平:若收盘站稳,该位置将转为有力支撑,为价格进一步上探 $3,750 打开空间。相反,一旦卖压再度放大,$3,700之下,9 月 9 日以来的盘整低点 $3,630 将成为重要的防守位置。
降息预期仍为主线,央行购金支撑买盘
黄金上行的主要推动力仍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预期。根据芝商所(CME)美联储观察工具,市场对 10 月降息 25bp 的押注强烈(约 91%),对 12 月再次降息的概率也接近 80%。这一定价与美联储更新后的点阵图相吻合,剩余时间内市场已广泛计入约 50bp 的额外宽松,利好无息资产黄金。
与此同时,新任美联储理事米兰的极端鸽派立场以及有关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增加了市场对政策可信度的担忧,成为黄金的额外支撑因子。
但黄金的买盘动力并不只是来自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实物需求和官方持续购金同样在长期层面奠定了坚实支撑。以中国为例,央行披露的 2025 年 1–7 月购金量仅为 20.8 吨,但英国海关数据显示同期进口高达约 137 吨,明显反映出官方统计与实际流向存在差距,说明通过伦敦等渠道的结算和配置需求依旧旺盛,配额限制并未构成实质性阻碍。同时,印度黄金溢价升至近 10 个月新高,也印证了零售与节日需求的持续升温。
在投资端,SPDR 黄金 ETF 9 月 19 日单日大举增持约 18.9 吨,令总持仓升至 994.56 吨,刷新年内高点。这既是资金面需求的直接体现,也凸显市场对黄金避险价值的坚定信心。
地缘政治与短期扰动
相比之下,地缘政治的影响更加混合。一方面,上周中美领导人通话结果偏向乐观,短线压制了贸易摩擦引发的买盘需求;但另一方面,美国参议院否决短期支出法案、政府停摆风险上升,以及乌克兰、加沙、东欧与加勒比等地的紧张态势,仍能为黄金注入不确定性溢价。
总的来看,美联储降息预期仍是黄金的核心驱动力,而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则在更长周期上为价格构筑了坚实的底部支撑。两者叠加,使得黄金的多头优势在当前环境下依然稳固。
短期而言,尽管金价在高位可能会受到部分获利了结或美元反弹的干扰,但整体趋势仍指向上行。逢低买入依然是主流交易策略,交易员可以思考中长期资金流和实物需求带来的支撑力量,同时留意短线波动可能带来的入场机会。
关注美联储讲话及美国核心 PCE 数据
本周,18 位美联储官员将陆续发表讲话。其中鲍威尔将在周二(9 月 23 日)登场,市场普遍期待他释放更明确的政策信号。新任理事 Miran 可能会再次强调“年内降息 150 个基点且经济衰退风险有限”的鸽派观点,有意为未来主席之位铺路。若市场捕捉到更多鸽派倾向,黄金多头或将获得进一步助力。
至于周五(9 月 26 日)公布的核心 PCE 物价指数,市场预期环比和同比涨幅分别为0.3% 和 2.7%,均略高于前值。

在当前政策重心偏向就业的背景下,就业数据的走弱比通胀小幅波动更能改变市场对降息路径的判断。因此,除非通胀读数出现明显意外,否则对美联储决策影响有限,黄金也仅可能因此出现短期波动。
做好交易准备了吗?
只需少量入金便可随时开始交易,简单的开户流程,几分钟之内即可申请。
苹果 2025 Q3财报前瞻:聚焦利润率、AI进展与供应链风险
随着利润率承压、AI进展延迟和供应链调整,苹果第三季度财报引发市场担忧。在定价能力和关税政策的权衡下,股价能否挺住?
黄金展望:三重风险交织,下方空间有限
黄金重返3300美元关口,市场聚焦降息预期、财政扩张与贸易政策,短期波动加剧,中长期支撑因素逐步浮现。
黄金展望:空头占优,但多头仍不可小觑
随着避险需求减弱,黄金价格跌破3300美元关口——美联储降息预期、对美联储独立性的质疑以及美元走弱,能否成为金价反弹的催化剂?
AI叙事重燃 & 人民币出海加速:恒指反攻的两条主线
恒指强势反弹,中国AI崛起与人民币跨境创新为港股注入持久动力。港深“双地上市”等政策助推资本流动,港股估值修复空间大。
增产下的逆势走高:原油供需暗战打响
OPEC+ 增产难抑油价反弹,地缘风险与季节需求助推原油走强。市场情绪主导短线波动,而中长期供应压力不容忽视。
中国延续“双速增长”:看中美、看内需
尽管中美谈判取得进展,且中国当局半月前刚推出一揽子宽松政策,但决策层仍选择本月内第二度出手稳增长。4月经常性数据折射出怎样的经济增长结构?密集宽松过后,市场又该关注哪些潜在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