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黄金多空力量交替拉锯,整体维持高位震荡。美国温和的通胀数据、美联储 9 月降息预期的确认,以及地缘局势的持续紧张,为多头提供支撑。然而,自 4 月以来降息预期已被充分消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金价进一步上行。
本周,美国零售销售数据和 FOMC 会议无疑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其结果与政策指引或将决定黄金能否重启趋势性行情。
回顾 XAUUSD 日线图,自金价自 $3,674 高位回落以来,多空双方一直处于拉锯状态。在缺乏明确单边走势的背景下,价格主要在 $3,610 至 $3,675 区间震荡整理。

如果在美联储利率决议后,多头休整完毕并成功突破上方的 $3,650 阻力,甚至刷新历史高点,那么很可能意味着新一轮上行趋势的开启。相反,如果空头力量占据主导并推动价格下行,则需重点关注 $3,600 关口的表现。若这一关键支撑被跌破,空头趋势或将得到确认,价格有可能进一步下探至 $3,450 区域。
降息预期与地缘风险支撑多头
近期黄金高位盘整,主要受多重利好因素共同推动:美国就业疲软、通胀数据温和,强化了市场对降息的预期,同时地缘政治风险也在其中起到了关键催化作用。
从数据端来看,截至 2025 年 3 月的过去一年,美国非农就业岗位累计被下修 91.1 万个,凸显出劳动力市场疲软。这也增强了投资者配置黄金、对冲经济下行风险的需求。
与此同时,尽管美国 8 月 CPI 环比涨幅创下七个月来最大,同比增速也从 7 月的 2.7% 提升至 2.9%,但整体结果与市场预期大体一致。
相较之下, 由服务业显著回落导致的PPI 意外下滑更值得关注。这说明企业一方面承受着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又面临需求不足的挑战。部分企业选择内部消化成本,而非将其完全转嫁给消费者,一定程度削弱了通胀的影响。
这些数据整体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本周重启降息路径的判断。当前,降息 25 个基点几乎已被完全定价,全年累计三次降息的预期也基本形成。在这一背景下,10 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跌破 4%,创下五个月新低。对于黄金这种无息资产而言,这无疑构成了强有力的支撑。

地缘局势的持续升温同样吸引了黄金买盘。波兰击落无人机的事件引发市场担忧,认为北约或被迫更直接介入俄乌冲突。与此同时,特朗普威胁对俄罗斯能源与银行业实施制裁,中东和东欧局势一旦恶化,避险情绪或迅速升温,推动资金流向黄金。
利多出尽风险值得关注
不过,金价仍在高位震荡,表明上方压力依旧存在。一方面,通胀数据分化:PPI意外下滑强化了降息预期,但CPI环比回升,加之密歇根大学调查显示长期通胀预期上行,凸显通胀黏性,令9月之后的政策路径存疑。
另一方面,市场对已消化的降息预期选择获利了结,金价而美联储独立性担忧缓解带来美元阶段性支撑,均限制了金价的上行空间。
总的来说,黄金近期呈现震荡格局。美联储降息预期和地缘冲突升级利好黄金,而未来利率路径的不确定和新鲜叙事的缺乏限制上行空间。我认为在货币政策宽松与通胀韧性博弈中,短期金价大概率维持高位震荡偏多格局,但需警惕技术性回调风险。
聚焦零售销售与美联储会议
本周剩余时间里,周二的美国零售销售数据和周三的FOMC会议值得关注。
市场预计 8 月零售销售环比增速可能从 0.5% 回落至 0.3%,若实际低于预期,尤其是控制组数据,将强化年内宽松预期,压低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提振黄金表现。

关于美联储会议,市场普遍预计将降息 25 个基点,但交易员仍需密切关注声明措辞、点阵图更新以及鲍威尔记者会的政策指引。如果点阵图显示未来降息路径更为激进,或有更多官员支持一次性 50 个基点降息,这将提振黄金多头情绪,增加金价突破当前震荡区间的可能性。反之,如果声明强调通胀黏性、暗示宽松节奏放缓,美元和美债收益率可能反弹,从而对黄金形成压力。
做好交易准备了吗?
只需少量入金便可随时开始交易,简单的开户流程,几分钟之内即可申请。
苹果 2025 Q3财报前瞻:聚焦利润率、AI进展与供应链风险
随着利润率承压、AI进展延迟和供应链调整,苹果第三季度财报引发市场担忧。在定价能力和关税政策的权衡下,股价能否挺住?
黄金展望:三重风险交织,下方空间有限
黄金重返3300美元关口,市场聚焦降息预期、财政扩张与贸易政策,短期波动加剧,中长期支撑因素逐步浮现。
黄金展望:空头占优,但多头仍不可小觑
随着避险需求减弱,黄金价格跌破3300美元关口——美联储降息预期、对美联储独立性的质疑以及美元走弱,能否成为金价反弹的催化剂?
AI叙事重燃 & 人民币出海加速:恒指反攻的两条主线
恒指强势反弹,中国AI崛起与人民币跨境创新为港股注入持久动力。港深“双地上市”等政策助推资本流动,港股估值修复空间大。
增产下的逆势走高:原油供需暗战打响
OPEC+ 增产难抑油价反弹,地缘风险与季节需求助推原油走强。市场情绪主导短线波动,而中长期供应压力不容忽视。
中国延续“双速增长”:看中美、看内需
尽管中美谈判取得进展,且中国当局半月前刚推出一揽子宽松政策,但决策层仍选择本月内第二度出手稳增长。4月经常性数据折射出怎样的经济增长结构?密集宽松过后,市场又该关注哪些潜在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