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隔海相望,处于南半球的这两个国家在经济领域存在感并不是很多。相较于新闻经常报道的欧洲和美国,人们对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货币NZD和AUD了解比较少。本期文章就带大家了解大洋洲的两大货币:纽元和澳元。澳元和新西兰元却在2019年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货币交易量排名中分别名列第五和第十位。澳元还不仅仅是澳大利亚国家的官方货币,它还是三个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瑙鲁和图瓦卢的官方货币。
为什么这么多外汇兑换交易涉及澳元和纽元呢?这主要是因为贸易因素。澳大利亚的出口主要依赖于矿产和农产品等初级商品。这里面包括了石油、黄金、农产品、钻石、铁矿石、铀、镍和煤炭。
新西兰经济状况也和澳大利亚类似,因此澳元和纽元被称为商品货币。当全球处于经济上行阶段且美元处于弱势时,澳元和纽元会由于出口原材料而上涨;当经济衰退期间由于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使得澳元和纽元贬值,如果再叠加因避险需求导致的强势美元,那么AUD/USD NZD/USD将大幅下跌。在澳元兑美元的40年历史走势图中,可以看出2000-2007年 2009-2011年和2020-2021年这三段大宗商品牛市时,澳元兑美元呈现上涨为主的趋势。
(澳元兑美元历史走势图)
2019年之后,美元指数处横盘态势,此时由于CRB路透大宗商品指数不断下跌,大宗商品的熊市促使澳元兑美元下跌。2020年5月之后,情况则出现了逆转。
(蓝色-澳元兑美元;黄色-CRB商品指数;绿色-美元指数)
在今年情况发生了变化:6月之后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开始下跌,美元指数不断创出近年新高,深蓝色的AUD/USD汇率步步向下。
(蓝色-澳元兑美元;黄色-CRB商品指数;绿色-美元指数)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货币政策
新西兰联储和澳大利亚联储的存在感并不高,他们并不像日本央行经常口头干预汇市或者下场进行利率干预。几乎所有储备银行都有控制通胀的任务,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储则是将其发扬光大,货币政策就紧盯着通胀。
以新西兰为例:新西兰第二季度的CPI同比通胀率达到 7.3%,高于新西兰联储5月预测的 7.0%。市场上调新西兰基准利率OCR预测。在预计 OCR将在年底前达到 4%的峰值,这意味着还要加息3次。新西兰联储今年还有三场货币政策会议——8 月17日、10月5日和 11 月23日。预期可以看到新西兰联储(RBNZ)在 8月和 10月和11月再次分别加息 50 个基点。
小结:由于纽元和澳元具备商品货币的特性,因此分析这两个货币的时候不能单单关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国内的通胀率和货币政策。大部分时间里,大宗商品的周期性走势和此时美元指数的熊牛状态更为重要。
做好交易准备了吗?
只需少量入金便可随时开始交易,简单的开户流程,几分钟之内即可申请。
相关文章
中国延续“双速增长”:看中美、看内需
尽管中美谈判取得进展,且中国当局半月前刚推出一揽子宽松政策,但决策层仍选择本月内第二度出手稳增长。4月经常性数据折射出怎样的经济增长结构?密集宽松过后,市场又该关注哪些潜在风向?
中美关税大降,博弈远未结束
在经历了数周的博弈与混乱后,中美双方终于暂时握手言和。5月12日,中美联合发布公告,宣布撤销此前“解放日”后宣布的所有新增关税与非关税措施,统一适用10%的税率,并暂缓实施剩余24%的关税政策(包括美国对华的 20% 芬太尼关税),为期90天,其余加征计划则全面取消。
台币暴涨:关税示好与美元重估
5月新台币意外大涨,两天飙升近8%,创1988年以来新高,带动亚洲货币联动升值。背后隐藏哪些政策信号?又将如何影响全球贸易与资产配置?
美国经济全景图:关键指标与洞察渠道
作为全球经济的风向标,美国经济的动态与展望时刻牵动着市场的神经。从华尔街的交易大厅到普通美国家庭的餐桌,从跨国企业的战略布局到新兴创业公司的生存空间,经济状况的微妙变化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纳指暴涨12.5%:不要过于乐观
在经历了大幅抛售后,纳指迎来了十多年来最大单日涨幅。虽然美国关税政策的消息推动了反弹,但全球经济担忧和贸易紧张局势依然存在。本文将深入分析市场近期走势背后的因素,以及未来可能的走势。
日经指数反弹:短期修复而非趋势反转
自3月末大幅下挫后,日经指数周一出现反弹。尽管短期回升略微缓解市场情绪,但美国加税、全球经济放缓及日本经济脆弱性,仍令投资者忧虑。面对这些不确定因素,市场未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