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凌晨,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至4.75%-5%之间。实际上,在前期文章我们已经指出,美联储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你随着硅谷银行等危机的爆发已经荡然无存,加息25个基点可以看作是中庸之道。提及未来加息的路径,美联储直白的表示并不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的相关数据。由此可见,美联储从引导加息预期蜕变为“看情况”采取行动,也是承认了加息与否的灵活空间很大。
作为季度会议,点阵图和经济预测数据的调整也是看点。从会后发布的材料来看,2023年美国GDP增速下调至0.4%,核心PCE通胀数据上调至3.6%。在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也坦白承认较高的利率和较慢的经济增长正在对美国企业产生拖累效果。对于未来的加息空间上,2023年最新的点阵图预期在5.0%-5.25%之间。也就是这次加息结束之后,预期还有一次加息25个基点。值得注意的是2024-2025年的利率中枢预测,相较于2023年明显降低,说明明年降息概率大于加息概率。
从走势图上看,自2月至硅谷银行危机之前,美元指数由于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上升而走强。硅谷银行危机之后,随着加息减弱为25个基点预期占据上风而下降。从目前美联储预期来看,若没有爆发大规模流动性危机情况下,美元指数风险偏向下行。2月至3月的反弹中,美元指数没有触及下跌行情的38.2%斐波那契回撤位置,说明反弹力度弱,技术层面上延续下行概率较大。
在美国股指当中,理应受伤最深的科技股指数NAS100在最近却反弹的厉害,这或许是受到了加息预期大幅降低以及利空出尽变利好的影响。四小时图中,若忽略引线的存在,可以发现一个W底形态,2月至今的走势图形成调整旗型结构并向上突破。因此,可以留意12814关口能否被强烈突破
硅谷银行危机是否在美国蔓延对于美元指数和美股走势都相当关键。市场也格外关注美联储的看法。
在3月份议会议后的发布会上,鲍威尔强调,硅谷银行破产是一个例外,美国银行体系不存在广泛的弱点。在利率走高的时候,包括银行在内的各类公司面临利率风险并不奇怪,硅谷银行挤兑的速度与我们过去所见的非常不同,硅谷银行出现挤兑的速度表明可能需要进行监管和监督方面的改变。
本周二晚间十点,美联储另一位理事巴尔(Michael Barr)讲出席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就硅谷银行事件举行听证会。这位巴尔是2022年现任总统拜登提名的,负责美联储监管业务的副主席。巴尔曾在奥巴马政府期间担任美国财政部负责金融机构的助理部长,他于2010年帮助设计了《多德-弗兰克法案》。因此巴尔应该可以代表美联储内部的广泛意见,并且还略含有民主党对于此类事件的监管色彩。除了美国国会会举办听证会,英国国会也会在周二16:45分举行听证会,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副行长伍兹和拉姆斯登会参加。
本周五会公布美国2月份核心PCE通胀, 通货膨胀暂时被银行信贷数据、存款和货币市场流量所取代,除非这个核心 PCE 表现出色/不理想,否则对市场的影响可能有限。
做好交易准备了吗?
只需少量入金便可随时开始交易,简单的开户流程,几分钟之内即可申请。
中国延续“双速增长”:看中美、看内需
尽管中美谈判取得进展,且中国当局半月前刚推出一揽子宽松政策,但决策层仍选择本月内第二度出手稳增长。4月经常性数据折射出怎样的经济增长结构?密集宽松过后,市场又该关注哪些潜在风向?
中美关税大降,博弈远未结束
在经历了数周的博弈与混乱后,中美双方终于暂时握手言和。5月12日,中美联合发布公告,宣布撤销此前“解放日”后宣布的所有新增关税与非关税措施,统一适用10%的税率,并暂缓实施剩余24%的关税政策(包括美国对华的 20% 芬太尼关税),为期90天,其余加征计划则全面取消。
台币暴涨:关税示好与美元重估
5月新台币意外大涨,两天飙升近8%,创1988年以来新高,带动亚洲货币联动升值。背后隐藏哪些政策信号?又将如何影响全球贸易与资产配置?
美国经济全景图:关键指标与洞察渠道
作为全球经济的风向标,美国经济的动态与展望时刻牵动着市场的神经。从华尔街的交易大厅到普通美国家庭的餐桌,从跨国企业的战略布局到新兴创业公司的生存空间,经济状况的微妙变化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纳指暴涨12.5%:不要过于乐观
在经历了大幅抛售后,纳指迎来了十多年来最大单日涨幅。虽然美国关税政策的消息推动了反弹,但全球经济担忧和贸易紧张局势依然存在。本文将深入分析市场近期走势背后的因素,以及未来可能的走势。
日经指数反弹:短期修复而非趋势反转
自3月末大幅下挫后,日经指数周一出现反弹。尽管短期回升略微缓解市场情绪,但美国加税、全球经济放缓及日本经济脆弱性,仍令投资者忧虑。面对这些不确定因素,市场未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