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第四季度CPI同比增长4.1%,修剪均值指标同比增长4.2% – 这两者都明显低于经济学家的中值预测,而且重要的是低于澳洲联储对两个指标均为4.5%的预测。
我们还看到更即时的月度(12月)CPI数据增长3.4%;同比改善了90个基点,距离2%到3%的目标区间仅有40个基点。
下周的澳洲联储会议临近,声明的语气应该反映银行看到通胀朝着目标前进,但他们也将明确表示现在不是欢呼胜利的时候,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核心通胀低于其现金利率这一事实将使澳洲联储感到振奋 – 因为我们首次自2016年以来实现了正实际现金利率 – 这对于Bullock等人来说是一个虽小但值得庆祝的胜利。
由于核心和广义CPI都明显低于11月货币政策报告的预测,我们质疑他们对2024年6月和12月CPI的预测是否会进行调整,目前这两者分别为4%和3.5%。因此对这些估计的任何修正都可能会导致利率期货和由此延伸的澳元和AUS200指数产生一些显著波动。
澳大利亚经济数据近期普遍低于市场共识预期,因此预期的澳洲联储政策定价 (通过利率期货)在今天的CPI数据中已经得到了部分验证。从澳大利亚利率期货来看,市场不认为在2月或3月的澳洲联储会议上会有25个基点的降息机会,而且如果有的话,澳洲联储在这些会议上的声明需要为降息打下基础 – 尽管指导方针的语气将取决于数据。
澳大利亚30天利率期货定价
尽管通货紧缩很大程度上是由可交易商品推动的,但确实有在五月进行25个基点降息的可能性,市场对此定价为50% – 基本上是在抛硬币。我们预计年底前将有两次 25 个基点的降息。
关注澳联储行长 Bullock
Bullock行长将于下周五(09:30 AEDT)发表讲话,尽管她的讲话时间在澳洲联储会议声明和货币政策报告之后(都在周二 14:30AEDT),但她的言论将受到密切关注,并将影响利率定价,从而影响澳元。我认为届时我们将对未来潜在政策宽松的时间表有一个相当清晰的了解。
Bullock行长的任务很简单 – 完美地安排降息的时间。显然,这说起来容易,原则上却难以做到。但如果我们关注资本市场,会看到潜在政策错误的风险很小,且ASX200指数创下历史新高,银行股和受消费者影响的股票表现强劲。澳元1个月的隐含波动率处于12个月的低点,而澳大利亚房地产市场没有太多的担忧。
我认为这是一个基于季度核心通胀来制定政策的问题 – 它是一头行动缓慢的野兽,显然是一个滞后指标,事实上距离目标还有120个基点,感觉Bullock行长可能会继续坚持当前的政策。市场将更加重视月度CPI数据。
我还考虑到央行讲话的频率,而在这方面,澳大利亚联储、欧洲央行和美联储有很大的不同 – 在澳大利亚,我们根本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几乎每天都有央行官员发表演讲,澳洲联储的演讲之间通常间隔较长。这是相当令人耳目一新的,但在这样的时期,考虑到对有关政策几乎实时的评论,了解每位成员的立场可能很有用。
无论如何,市场发表了看法 – 5月降息的大门打开,但相对于美联储、欧洲央行和其他G10央行,宽松将是渐进的。我们还看到澳洲联储现金利率的下限定价为3.5%,因此大致上四次25个基点的降息被定价为“终点”水平。
澳洲联储不会试图跟上美联储的步伐,他们将根据自己的特点工作,并专注于他们的经济体系 – 无论如何,CPI的轨迹表明我们将加入降息的行列,而至少从市场的信息来看,“软着陆”似乎是更有可能的结果。
做好交易准备了吗?
只需少量入金便可随时开始交易,简单的开户流程,几分钟之内即可申请。
中国延续“双速增长”:看中美、看内需
尽管中美谈判取得进展,且中国当局半月前刚推出一揽子宽松政策,但决策层仍选择本月内第二度出手稳增长。4月经常性数据折射出怎样的经济增长结构?密集宽松过后,市场又该关注哪些潜在风向?
中美关税大降,博弈远未结束
在经历了数周的博弈与混乱后,中美双方终于暂时握手言和。5月12日,中美联合发布公告,宣布撤销此前“解放日”后宣布的所有新增关税与非关税措施,统一适用10%的税率,并暂缓实施剩余24%的关税政策(包括美国对华的 20% 芬太尼关税),为期90天,其余加征计划则全面取消。
台币暴涨:关税示好与美元重估
5月新台币意外大涨,两天飙升近8%,创1988年以来新高,带动亚洲货币联动升值。背后隐藏哪些政策信号?又将如何影响全球贸易与资产配置?
美国经济全景图:关键指标与洞察渠道
作为全球经济的风向标,美国经济的动态与展望时刻牵动着市场的神经。从华尔街的交易大厅到普通美国家庭的餐桌,从跨国企业的战略布局到新兴创业公司的生存空间,经济状况的微妙变化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纳指暴涨12.5%:不要过于乐观
在经历了大幅抛售后,纳指迎来了十多年来最大单日涨幅。虽然美国关税政策的消息推动了反弹,但全球经济担忧和贸易紧张局势依然存在。本文将深入分析市场近期走势背后的因素,以及未来可能的走势。
日经指数反弹:短期修复而非趋势反转
自3月末大幅下挫后,日经指数周一出现反弹。尽管短期回升略微缓解市场情绪,但美国加税、全球经济放缓及日本经济脆弱性,仍令投资者忧虑。面对这些不确定因素,市场未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