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预期是怎么来的:这些预期都是基于在国外市场可交易或者有市场走势的利率互换市场或债券市场得来的。详细的算法其实不是关注的重点,重点是下面这些图会告诉我们现在市场主流投资者的看法是怎么样的。
有了这样的看法,也就可以更好理解“超预期加息”,“出人意料的维持利率不变”这些话语当中对比的预期是怎么样的。这可以为行情分析人士提供对未来利率预期的指导,从而对货币、商品和股票市场产生影响。
几个关键知识点
- 有效利率Effective rate
金融机构之间隔夜贷款的平均交易利率。实际利率以央行或联储会议上设定的 “目标 “利率为指导。
- 基点A basis point
基点(或 “bp”)是指利率每 0.01% 的变化。例如,3 个基点 (bp) 相当于 0.03%,而 10 个基点也可以表示为 0.10%。蓝色高亮线代表隐含利率的峰值/谷值,也就是所谓的 加息或降息周期的目标利率。
以上图市场对于美联储利率的预期为例:
日期:对应的是早已公布的美联储议息会议的时间
隐含利率:代表市场参与者认为该次央行会议可能采用的利率。它是动态变化的,综合考虑到所有财经数据/官员讲话和其他消息
加息减息幅度:目前市场隐含利率和官方利率的差异值。也就是关键的加息减息幅度预期
概率:某次会议的加息减息幅度除以25*100%。我们假定央行以 25 个基点(或 0.25%)的增量移动其目标或基准利率。
就上图而言,可以得出的信息是市场预计2024年6月12日的美联储会议时,市场利率水平是5.13%,相较于目前有效利率下降20个基点,也就有80%的概率降息25个基点。
从上面的主要发达国家央行未来的市场预期来看,美联储和欧央行在明年6月前发生降息的可能性更大,降息一次25个基点的概率达到了80%。
如果未来公布的财经数据转好,这两家央行对应明年6月的降息一次变成了不降息甚至是还要加息一次,那么这就是重要的市场预期变化,往往会引发中期的趋势行情。
看懂市场预期对你的好处
上面的表格可以量化基于当下对未来某个时间点的利率预期。可以衡量市场对于即将召开的议息会议表达的鹰派或鸽派推测,可以帮助你了解市场潜在反应。
如果市场为即将召开的澳大利亚央行会议定价加息 5 个基点,即加息的可能性为 20%,而澳大利亚央行加息 25 个基点,那么这就是“意外加息”,“超预期加息”。理论上,澳元会在消息公布后开始反弹。
如果市场为即将召开的英国央行会议定价加息 25 个基点,而英国央行如预期加息 25 个基点。理论上,虽然声明的基调和前景可能是催化剂,但英镑兑美元不应单独因加息而反弹,因为它“符合预期”。
预期的形成就是基于目前公开的信息,也就是行情走势包含了一切信息。当新的官员讲话,非农数据,地缘冲突发生或公布之后,会对预期进行重塑。新旧预期差异大的情况,往往是趋势分析的最爱。因为趋势,就是对预期的打破,
做好交易准备了吗?
只需少量入金便可随时开始交易,简单的开户流程,几分钟之内即可申请。
中国延续“双速增长”:看中美、看内需
尽管中美谈判取得进展,且中国当局半月前刚推出一揽子宽松政策,但决策层仍选择本月内第二度出手稳增长。4月经常性数据折射出怎样的经济增长结构?密集宽松过后,市场又该关注哪些潜在风向?
中美关税大降,博弈远未结束
在经历了数周的博弈与混乱后,中美双方终于暂时握手言和。5月12日,中美联合发布公告,宣布撤销此前“解放日”后宣布的所有新增关税与非关税措施,统一适用10%的税率,并暂缓实施剩余24%的关税政策(包括美国对华的 20% 芬太尼关税),为期90天,其余加征计划则全面取消。
台币暴涨:关税示好与美元重估
5月新台币意外大涨,两天飙升近8%,创1988年以来新高,带动亚洲货币联动升值。背后隐藏哪些政策信号?又将如何影响全球贸易与资产配置?
美国经济全景图:关键指标与洞察渠道
作为全球经济的风向标,美国经济的动态与展望时刻牵动着市场的神经。从华尔街的交易大厅到普通美国家庭的餐桌,从跨国企业的战略布局到新兴创业公司的生存空间,经济状况的微妙变化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纳指暴涨12.5%:不要过于乐观
在经历了大幅抛售后,纳指迎来了十多年来最大单日涨幅。虽然美国关税政策的消息推动了反弹,但全球经济担忧和贸易紧张局势依然存在。本文将深入分析市场近期走势背后的因素,以及未来可能的走势。
日经指数反弹:短期修复而非趋势反转
自3月末大幅下挫后,日经指数周一出现反弹。尽管短期回升略微缓解市场情绪,但美国加税、全球经济放缓及日本经济脆弱性,仍令投资者忧虑。面对这些不确定因素,市场未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