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微笑”理论 – 要理解目前的基本面,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美元“微笑”的概念。简单来说,这个理论描绘了这样一个模型:美元在“避险情绪”(股市下跌/波动性上升)、全球经济数据放缓以及美国经济看起来“异常”时表现出色。
在过去的24小时内,可以说“微笑”理论的左右两侧在同时起作用。从“微笑”理论的右侧来看,中国财新服务业PMI数据不佳(今值为51.8,预期为53.5),并且欧洲各国的服务业PMI数据下滑,促使美元流入。关于左侧的论述相对较弱,因为VIX指数几乎没有变动,但中国/香港股市确实出现了大幅抛售,通过沪港通北上通道,流出了大约46亿美元。中国将再次对市场情绪产生重要影响。
USDJPY– 这只是众多实现突破的美元货币对之一。我们看到客户正在增加空头头寸,寻找短期的均值回归机会。USDJPY的空头头寸受到了今早来自日本最高级别外汇官员 Masato Kanda 的评论的推动,他具体阐明了他看到“外汇市场的投机行为”并且“不排除在外汇波动继续的情况下采取任何措施”。这些评论是对干预可能性的警告,但在这个阶段,不太可能引发USDJPY的持续下跌,因为多头将持有看涨至150和通道阻力位。除非价格跌破5日EMA,否则我愿意保持看涨偏好。
AUDUSD – 昨天关于AUDUSD疲软的消息引发了很多疑惑。RBA会议与此关系不大,AUD仅仅是作为相关货币,反映中国市场情况。更高的USDCNH和弱势的HK50导致了AUD的下跌,简单的重叠图表会突显这一点。不及预期的中国财新服务业PMI数据是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因此当我们展望中国贸易数据(明天 – 具体时间不定)时,国际资金持续使用AUD作为流动性好且成本效益高的交易人民币的工具。昨天的交易中,AUDUSD有大幅下跌,今天我们看到继续下跌的幅度有限,且不受澳大利亚第二季度GDP的影响,而是受到USDCNH上升的影响。
目前我倾向于进一步看跌这个货币对,尽管如果中国房地产股票在这里逆转上升,我将转为日内交易并跟随盘面。
XAUUSD – 价格已经反弹至7月至8月下行区间的61.8%斐波那契水平,即1948美元,明显受到更强劲的美元表现的影响。随着美国名义和实际利率的上升,我们看到持有无收益资产的机会成本影响了投资者的心态。最近,50日和200日均线都表现出了吸引力,这表明均值回归策略可能值得采用,但如果跌破1917美元,可能会看到1900美元甚至1884美元的出现。
黄金多头要么持有XAUAUD(相比于XAUUSD),要么希望USDCNH出现下跌,同时“希望”今天的美国ISM服务指数(00:00 AEST)低于50.0(共识为52.5),尽管希望在交易中并不是一种真正的策略。他们还渴望看到比市场预期好的中国贸易数据(明天发布 – 具体时间不定),因为这将导致USDCNH出现卖盘,对美元产生广泛的负面影响。
Apple – 展望下周,苹果的“Wonderlust”产品发布会计划于9月12日举行,届时将推出iPhone 15,我们看到股票价格正在向190.69美元缩小差距。价格对这个水平作出何种反应以及之后的方向对于美国500和纳斯达克100指数至关重要,因为苹果在指数中的权重和影响力很大 – 价格差距等待被填补,而填补失败可能会导致股市波动增加,并提高3-5%的回撤可能性。如果价格上涨并收盘超过190.69美元,将极大地拉升纳斯达克100创下新的历史最高纪录的可能。
做好交易准备了吗?
只需少量入金便可随时开始交易,简单的开户流程,几分钟之内即可申请。
黄金展望:关税悬念与鸽派联储双轮驱动,关注美国 CPI
瑞士黄金关税传言引发市场流动性紧缩,COMEX溢价飙升;美联储鸽派声音叠加经济放缓,降息预期升温。本周重点关注特朗普关税立场、美国7月CPI与零售销售数据,金价或在震荡中寻找方向。
澳大利亚 2025 财年财报前瞻
从现在起到 8 月底,ASX200 成分股公司将陆续公布 2025 财年的业绩。这将为投资者提供企业健康状况的重要线索,并可能给出对未来运营环境的指引。
黄金展望:降息预期升温,关税危机重燃:避险买盘回归!
受非农疲软、关税紧张局势和美联储人事变动三大因素推动,黄金的避险需求显著回升,但技术面短期仍受制于$3,370阻力位。随着本周ISM服务业数据和美联储官员讲话陆续发布,市场波动或将加剧。
黄金展望:风险事件密集发布,市场波动大幅增加!
全球贸易缓和冲击金价,中美谈判、美联储利率路径及非农数据三重考验接踵而至。黄金多空角力升级,价格下一步何去何从?
黄金展望:多空因素交织,区间震荡难破
近期黄金震荡盘整,市场多空博弈激烈。关税不确定性、坚挺的美国经济数据、美联储谨慎态度与地缘政治风险交织影响金价。密切关注贸易谈判进展及科技巨头财报,或引发黄金短期波动。
苹果 2025 Q3财报前瞻:聚焦利润率、AI进展与供应链风险
随着利润率承压、AI进展延迟和供应链调整,苹果第三季度财报引发市场担忧。在定价能力和关税政策的权衡下,股价能否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