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理事Waller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加速了有关美联储降息的辩论,从而验证了市场对美联储将在整个2024年调整联邦基金利率的高度期望。
在接受《华尔街日报》记者Nick Timiraos的采访中, Waller提出了我们在三月份就看到降息的可能性。推文中的关键段落是:
“因此,从任何标准的泰勒规则来看,肯定存在良好的经济论据来告诉你,如果我们看到这种(更低的)通胀持续了几个月 – 我不知道可能会是多长时间,三个月?四个月?五个月? – 我们有信心认为通胀确实正在走下坡路,那么你可以开始降低政策利率,仅仅因为通胀较低。“
如果我们看一下美国的掉期定价,会发现三月份的FOMC会议(即3个月后)定价了9个基点的降息(或者说有36%的概率降息25个基点),五月份的FOMC会议定价25个基点降息(概率为100%),六月份的FOMC会议定价39个基点降息(或者1.5次降息)。而更远期的美国SOFR期货合约则在2024年定价了115个基点的降息。
自然而然,美国国债市场开始活跃,2年和5年期国债有大量买家涌现,5年期收益创下新的趋势低点,瞄准向200日均线4.12%。美国实际利率出现下滑,市场表明当美国的增长可能在第三季度降至0.5%,并且到2024年第二季度美国劳动力市场可能录得3万到5万的平均岗位增长,美国并不需要实际利率达到2.2%,它们应该更接近于1%-1.5%。
USDJPY 与美日10年期收益差异
更低的美国债券收益率,特别是相对于欧洲、英国和日本债券市场提供的收益而言,变得不那么有吸引力,也正是这种美国收益率溢价的下降打击了美元。
我们还可以在上述理由种加入一次不佳的美国7年期债券拍卖,以及额外的CTA(系统性趋势追踪者)流动。
Waller已经播下了一颗种子,可能会在其他美联储成员的指引中引发趋势——虽然市场已经预期降息,但这是美联储核心成员首次提出明确的宽松路径和可信的时间表。
因此,我们现在又开始着迷于数据观察。
下周的美国非农就业报告(NFP)将受到极大关注,因为劳动力市场是迫使降息的关键。目前的3个月平均NFP为204,000,因此要使3个月平均NFP降至200,000以下,我们需要看到NFP低于150,000。这或将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依然有可能实现。
失业率预计将保持在3.9%,但如果上升到4%,市场将开始议论,因为这会触发SAHM经济衰退规则(https://fred.stlouisfed.org/series/SAHMREALTIME#:~:text=Sahm%20Recession%20Indicator%20signals%20the,from%20the%20previous%2012%20months.) – 尽管这次很容易对其有效性持怀疑态度。
11月13日我们将迎来11月美国CPI数据公布,许多人会记得美元对10月CPI数据的反应,当时是引发了一波美元抛售。市场预计月环比广义CPI为0.1%,核心CPI为0.3%,尽管现在我们似乎已经开始使用两位小数。核心CPI数据若低于0.25%,可能导致美元抛售,同时也有人质疑广义CPI数据月环比出现负数可能性。从纯粹的语义角度来看,这将引起市场议论。
从风险的角度来看,由于利率预期过高,而美元在整体上有了明显波动,我们需要意识到,美元将对美国经济数据的任何上行惊喜变得非常敏感,这可能引发一波美元多头回补。
由于月底资金流动仍在发挥作用,我们可能会看到美元进一步下行的动能,但许多人将寻找12月的反转迹象,并积极为潜在的多头回补行情做准备。然而,要引发持久的反弹,我们需要看到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上涨,尤其是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的速度超过其他主权国家,而更高的跨资产波动性也会有所帮助。这可能取决于非农就业和CPI报告,因此这两个日期对于所有交易员来说都很重要。
做好交易准备了吗?
只需少量入金便可随时开始交易,简单的开户流程,几分钟之内即可申请。
中国延续“双速增长”:看中美、看内需
尽管中美谈判取得进展,且中国当局半月前刚推出一揽子宽松政策,但决策层仍选择本月内第二度出手稳增长。4月经常性数据折射出怎样的经济增长结构?密集宽松过后,市场又该关注哪些潜在风向?
中美关税大降,博弈远未结束
在经历了数周的博弈与混乱后,中美双方终于暂时握手言和。5月12日,中美联合发布公告,宣布撤销此前“解放日”后宣布的所有新增关税与非关税措施,统一适用10%的税率,并暂缓实施剩余24%的关税政策(包括美国对华的 20% 芬太尼关税),为期90天,其余加征计划则全面取消。
台币暴涨:关税示好与美元重估
5月新台币意外大涨,两天飙升近8%,创1988年以来新高,带动亚洲货币联动升值。背后隐藏哪些政策信号?又将如何影响全球贸易与资产配置?
美国经济全景图:关键指标与洞察渠道
作为全球经济的风向标,美国经济的动态与展望时刻牵动着市场的神经。从华尔街的交易大厅到普通美国家庭的餐桌,从跨国企业的战略布局到新兴创业公司的生存空间,经济状况的微妙变化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纳指暴涨12.5%:不要过于乐观
在经历了大幅抛售后,纳指迎来了十多年来最大单日涨幅。虽然美国关税政策的消息推动了反弹,但全球经济担忧和贸易紧张局势依然存在。本文将深入分析市场近期走势背后的因素,以及未来可能的走势。
日经指数反弹:短期修复而非趋势反转
自3月末大幅下挫后,日经指数周一出现反弹。尽管短期回升略微缓解市场情绪,但美国加税、全球经济放缓及日本经济脆弱性,仍令投资者忧虑。面对这些不确定因素,市场未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