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在本周初再次大幅上涨,美元指数突破了今年3月105.90的高点,同时也突破了心理关键的106关口。正如一句古老的谚语所说,交易员们正在“买美元,戴钻石”。然而,在连续十个星期的涨势之后,美元是否仍有上涨潜力,还是熊市即将夺回控制权呢?
目前,风险平衡明显偏向前者,所谓的“美元微笑曲线”的两边仍然有利于美元。
一方面,我们看到美国经济持续表现出色,或者可以说是卓越,从而刺激了需求。从一系列数据点来看,美国在G10国家中表现出色,通胀减缓速度更快,经济增长更为强劲,劳动力市场也更有韧性。尽管明显处于经济周期的后期,但美国境内仍然出现了一些裂痕,就像其他地方一样。英国正逐渐接近再融资悬崖;欧元区正因欧洲央行存款利率创纪录高位而陷入困境,德国如今成为“欧洲病夫”;最后,日本还在努力实现其伴随着强劲工资增长的通胀目标。
对于外汇市场而言,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这使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能够比大多数G10国家的央行更加收紧政策,同时保持更长时间。最近的“点阵图” 预测明年将仅降息50个基点(仅为6月份预测的一半),这导致市场将首次降息的定价推迟到明年9月,同时国债收益率在各期限内被卖空到多年来的新高,更加熊市陡峭。
在美国经济表现的特殊性得以彰显,并且这种特殊看起来具有持久性后,我们必则要转向“美元微笑曲线”的另一面,即广泛的避险情绪。
主要是由于FOMC持比预期更为鹰派政策立场,以及随后的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风险偏好受到了显著冲击。例如,标普500指数在上个季度已经下跌了约6%,自3月以来首次跌破了其100日均线,而其他风险指标如澳元/日元和澳元/瑞郎最近也承受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当美元表现优于资本带来的收益时,从历史来看美元极有可能更加表现出色。
令人高兴的是,技术面的因素支持了这一基本观点。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美元指数现在交投在年初以来的高点105.90以上,甚至曾短暂突破了106关口。多头似乎决定性地掌握了局势,尽管这个观点可能比较常见,但仓位没有显示出过于拥挤的迹象,美元多头持仓大致与过去5年的平均水平相符,可能对进一步的涨势构不成太多障碍。
因此,多头看来将保持上风并有望进一步上涨,可能朝着2022年底至2023年初下跌区间的50%回撤水平107.20移动。如果跌破自7月中旬以来一直存在的上升趋势线,即104.90水平,那么这一观点将受到威胁。
重要的是,美元的涨势可能不会在G10货币中均衡体现。那些经济增长动力最弱的货币,即英镑、欧元和瑞士法郎,可能会看到最显著的下跌,而澳元和纽元等大洋洲货币可能会更受保护。美元指数升至107整数水平的中间区域大致相当于EUR/USD在1.0400附近,GBP/USD在1.2000附近,这些水平在中期内似乎是合理的。
做好交易准备了吗?
只需少量入金便可随时开始交易,简单的开户流程,几分钟之内即可申请。
中国延续“双速增长”:看中美、看内需
尽管中美谈判取得进展,且中国当局半月前刚推出一揽子宽松政策,但决策层仍选择本月内第二度出手稳增长。4月经常性数据折射出怎样的经济增长结构?密集宽松过后,市场又该关注哪些潜在风向?
中美关税大降,博弈远未结束
在经历了数周的博弈与混乱后,中美双方终于暂时握手言和。5月12日,中美联合发布公告,宣布撤销此前“解放日”后宣布的所有新增关税与非关税措施,统一适用10%的税率,并暂缓实施剩余24%的关税政策(包括美国对华的 20% 芬太尼关税),为期90天,其余加征计划则全面取消。
台币暴涨:关税示好与美元重估
5月新台币意外大涨,两天飙升近8%,创1988年以来新高,带动亚洲货币联动升值。背后隐藏哪些政策信号?又将如何影响全球贸易与资产配置?
美国经济全景图:关键指标与洞察渠道
作为全球经济的风向标,美国经济的动态与展望时刻牵动着市场的神经。从华尔街的交易大厅到普通美国家庭的餐桌,从跨国企业的战略布局到新兴创业公司的生存空间,经济状况的微妙变化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纳指暴涨12.5%:不要过于乐观
在经历了大幅抛售后,纳指迎来了十多年来最大单日涨幅。虽然美国关税政策的消息推动了反弹,但全球经济担忧和贸易紧张局势依然存在。本文将深入分析市场近期走势背后的因素,以及未来可能的走势。
日经指数反弹:短期修复而非趋势反转
自3月末大幅下挫后,日经指数周一出现反弹。尽管短期回升略微缓解市场情绪,但美国加税、全球经济放缓及日本经济脆弱性,仍令投资者忧虑。面对这些不确定因素,市场未来何去何从?